安徽多维施工图审查
一、规划合规性:是否踩线 “红线”?用地红线与退界:审核建筑基底、道路、绿化等是否严格控制在用地红线内,退道路红线、地界、河道蓝线等距离是否符合当地规划条件,尤其注意街角、高压走廊等特殊区域的退界要求。容积率与密度:核算总建筑面积、地上地下面积是否符合容积率指标,建筑密度(建筑基底面积 / 用地面积)是否超标,避免因数据误差导致规划验收不通过。日照与消防间距:通过日照分析图检查住宅、学校等建筑的日照时长是否满足规范(如住宅大寒日≥2 小时),同时核查建筑之间、建筑与围墙 / 储罐等的消防间距,确保符合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)。
二、功能布局:是否 “各司其职”?分区合理性:工业项目需核查生产区、仓储区、办公区的分隔是否安全(如危险车间与宿舍的防护距离);住宅项目则看居住区、商业区、公共服务设施(幼儿园、社区中心)的布局是否方便居民使用,避免功能混杂导致冲突。交通组织:机动车道:宽度、转弯半径是否满足消防车通行(消防车道净宽≥4m,净高≥4m),出入口数量是否与建筑面积匹配(如大型商业≥2 个出入口),是否避免与行人流线交叉。人行道与停车场:人行道宽度、无障碍通道设置是否合规,停车位数量(含充电桩比例)是否符合规划要求,地面停车场与建筑入口的衔接是否便捷。竖向设计:场地标高是否与周边道路、市政管网衔接(如雨水排放坡度≥0.3%),填方、挖方区域的处理是否合理,避免场地积水或土方浪费。
三、市政配套:“生命线” 是否通畅?管线综合:审核给水、排水、电力、燃气、通信等管线的走向、埋深是否冲突(如给水管与污水管间距≥1.0m),检查井、阀门井的位置是否影响交通或建筑基础,管线与建筑的水平 / 垂直距离是否满足安全要求。出入口衔接:场地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的衔接是否平顺,是否设置缓冲带,避免直接接入主干道影响交通秩序;若涉及铁路、码头,还需核查专用通道的坐标与标高。
》安徽多维施工图审查
四、景观与环保:是否 “内外协调”?绿化与生态:绿化面积是否达到规划指标(如住宅绿地率≥30%),绿化布局是否合理(如乔木避开地下管线),是否保留场地内的古树、水系等生态要素。环保措施:对于有污染的项目(如化工、医院),审核污水处理站、废弃物堆场的位置是否远离居民区,防护绿地的宽度是否达标;噪声源(如冷却塔)是否布置在对住宅影响最小的区域。五、图纸规范性:信息是否 “无歧义”?标注完整性:建筑坐标、标高、尺寸是否清晰,道路中心线、转弯半径、坡度是否标注准确,各单体建筑的编号、层数、±0.000 标高是否与单体图一致。图例与说明:采用的图例是否符合《总图制图标准》(GB/T50103),设计说明中是否明确场地平整方式、排水方向、管线材料等关键信息,是否附带必要的计算依据(如日照分析报告、土方平衡表)。
总结:总平面审核的核心逻辑总平面施工图是项目的 “骨架”,审核需兼顾合规性(不违反规划与规范)、功能性(满足使用需求)、可实施性(技术与成本可控)。从宏观的红线退界到微观的管线间距,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后续施工、验收乃至项目运营,因此需结合项目类型(住宅、工业、商业等)针对性核查,确保 “蓝图” 落地时无重大偏差。